各乡镇创建不少于2家惠老餐厅。
此次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巡回审判,贯彻落实了1283工作法,通过巡回审判+警示教育的方式,以身边案例为百姓画上红色界限,提升了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取得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巡回审判结束后,审判长对旁听群众进行了警示教育,希望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保护好绿水青山,切莫贪图私利、以身试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下一步,市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巡回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感受审判过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司法审判力量。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均无异议,且自愿认罪认罚,对公益诉讼请求予以认可。2022年8月下旬至9月初,被告人何某某伙同他人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唐河河道周边某村耕地内非法采砂,矿产资源开采储量为6899.37立方米,经价格认证中心认定,市场销售价格为615769元。市检察院在向市法院提起公诉的同时,作为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一并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日前,市法院联手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签署《唐河湿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唐河湿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确定了1283工作法。
2022年8月下旬至9月初,被告人何某某伙同他人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唐河河道周边某村耕地内非法采砂,矿产资源开采储量为6899.37立方米,经价格认证中心认定,市场销售价格为615769元。巡回审判结束后,审判长对旁听群众进行了警示教育,希望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保护好绿水青山,切莫贪图私利、以身试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定州市创新方式方法,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为经营主体提供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精准高效服务,助力经营主体心无旁骛扎根定州、茁壮成长。
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400万元。新增有效注册商标1402件,5件地理标志商标成功申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有效注册商标累计10904件健全村民评议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完善村规民约,全面建立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打造定州嘉年华现代都市农业新业态,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休憩休闲、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生态教育等服务。
因地制宜推进供水工程建设,合理布局供水管网和消防取水设施。在示范区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及时清运处置,健全完善并落实好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全面清理整治侵街占道、私搭乱建等行为,整治提升村庄风貌,绿化美化公共空间,合理设置停车场,推进街巷硬化全覆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农村受众和对象,增加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农民精神文化活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高标准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长效运维机制,坚持建设美丽与经营美丽相结合,实现示范区内村庄长久美丽。
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处理,因地制宜选择技术模式。大力开展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全面破除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和社会丑恶现象。完善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网络,确保全天候服务通畅无盲区。推进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聚集,建设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东胜生态园现代农业园区。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农户分享加工、物流等环节增值收益。
广泛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不断提升乡村善治水平。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工程。
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培育黄家葡萄、定州蒜黄等特色鲜明、规模发展、三产融合的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产业强镇、产业强村。推动农村公路与示范区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推动城镇公交线路向农村延伸。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本报讯(记者曹诚琳)2023年以来,我市加快建设以东亭镇为中心,辐射带动杨家庄乡、东旺镇等乡镇在内的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施善治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实施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每个示范区突出一个主题,坚持不规划不建设、不设计不施工,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基础,统筹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景观风貌等内容定州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统筹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
定州电厂三期、河北长安汽车40万辆扩能等大项目相继启动。河北宝塔医疗器械新建医疗物资生产应急储备中心(定州医疗器械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建成后年产医用口罩1.8亿支、消毒液2000吨,急救包、止血带、防护垫等医用物资250万个。
坚持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含金量更足。在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瑞弛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套集成电路等电子用高纯稀贵金属靶材项目一期投入生产,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一个个重点项目轻装快跑,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优环境、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努力。中京国兴氢能产业总部基地、闽商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定州国际陆港、戴诺思贵金属等项目加快建设,唐河治理、农业嘉年华等项目稳步推进,雁翎羽绒、至信机械、伊利优然牧业等项目竣工达产定州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层出不穷,抓项目、促发展的热潮涌动,比学赶超的氛围激荡人心。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加紧建设的产业基地,从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厂到精彩纷呈的城建项目,从智能尖端的创新科技到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2023年,定州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振奋人心:全市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0项,总投资50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58.1亿元。在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博萃(河北)电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镍钴锂二次废料综合利用及材料再生中试项目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
定州各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现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定州市将2024年作为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落地年,不断增强项目招引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项目服务温度,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实施、投产达效,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2023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0项,总投资501.3亿元定州:以高质量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规划占地2000亩,总投资约20亿元的国际陆港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争分夺秒施工,3条长1050米的铁路货运线刚刚竣工,场地硬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在旭阳年产5000吨氨肟建设现场,施工人员科学调度、密切配合,抓节点、赶进度,提质量、保安全,项目土建施工、设备招标全面提速。定州市深入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强引领增动能行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严格落实领导包联、项目清单管理等制度,通堵点、解难点、消痛点,形成前期项目有序推进、开工在建项目全面建设、投产项目早日达效的良好局面。
强化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含新量更高。加快实施旭阳高端化工、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20个项目,全力打造商用车、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500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焕新为主线,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后发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体育器械器材等特色产业,定州市着力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大文章,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推动四大支柱产业裂变扩张,促进产业链条更加完备、产业特色更加鲜明、集群效应更加突出。
纵观全局,定州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抓项目建设,提振的是信心,凝聚的是力量,赢得的是未来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力威,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高文华出席。会议传达了省委依法治省办关于全面依法治县(市、区)规范化建设要求和省法宣办《首批守法普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方案》,并就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要强化组织领导,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对标考核内容,扎实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各相关单位要推进公正司法,着力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